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中的“抽象接口”
阅读量:695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382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2 分钟。

hot3.png

 在程序设计过程中,读者很可能遇到这样一种困境:设计了一个接口,但实现这个接口的子类并不需要实现接口中的全部方法,也就是说,接口中的方法过多,对于某些子类是多余的,我们不得不浪费的写上一个空的实现。

       今天小菜提到的“抽象接口”,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。

       为了不误导读者,先说明一下,什么是“抽象接口”。

       所谓“抽象接口”,即在提供接口的同时,提供一个抽象类,用抽象类实现该接口(实际上这是缺省适配模式)。

       下面小菜举个例子,让读者体会这样做的好处。

       代码写的不咋地,为了防止读者看不懂,先上一张类图:

具体代码:

  ITestInterface.java

复制代码

/*    假设有一个顶层接口*/public interface ITestInterface{    void method1();    int method2();    boolean method3();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  TestAbstract.java

复制代码

/*    抽象类abstract实现了ITestInterface顶层接口*/public abstract class TestAbstract implements ITestInterface{    //找出接口中必要的方法,也就是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,定义成抽象方法,交由子类实现    public abstract void method1();    public abstract int method2();        //一些独特的方法可以在抽象类中默认实现    public boolean method3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true;    }}

复制代码

 

  

  TestClass1.java

复制代码

 /*    普通类TestClass1继承了TestAbstract抽象类*/public class TestClass1 extends TestAbstract{        //TestClass1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1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void method1(){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    //TestClass1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2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int method2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1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接口中的method3方法对于TestClass1无关紧要,因此不做重写。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  TestClass2.java

复制代码

 /*    普通类TestClass2继承了TestAbstract抽象类*/public class TestClass2 extends TestAbstract{        //TestClass2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1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void method1(){        }    //TestClass2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2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int method2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2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method3方法对于TestClass2来说至关重要,因此必须重写。    public boolean method3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false;    }    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代码精讲:

   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,最高层的接口被一个抽象类实现,在抽象类中,我们把关键的method1、method2方法定义成抽象方法,强制子类去实现,而“独特”的method3方法在抽象类中做一个默认实现。

    等到TestClass1、TestClass2继承TestAbstract抽象类时,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TestClass1、TestClass2必须实现method1、method2,但如果用不到method3,可以直接无视。

    通过接口和抽象类的结合,避免了在实现接口的子类中出现大量的“无意义”实现,这个“无意义”实现,被缓冲到了抽象类中,完美展现了代码复用(可以把抽象类理解成接口和实现类之间的缓冲)。

    需要指出的是,我们既可以选择继承抽象类,也可以选择实现接口,并不是说一定要继承抽象类,看情况而定,这里是两种选择,两个机会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写到这,或许读者觉得文章已经结束了,其实没有。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这一点,细细品味,假如我们向接口中增加了一个方法。。。

 

具体代码:

  温馨提示:不要被代码吓到,其实这些代码和上边的差不多,只不过加了个方法而已。

 

  ITestInterface.java

复制代码

/*    假设有一个顶层接口*/public interface ITestInterface{    void method1();    int method2();    boolean method3();    //接口中新增加了方法    String method4();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  TestAbstract.java

复制代码

 /*    抽象类abstract实现了ITestInterface顶层接口*/public abstract class TestAbstract implements ITestInterface{    //找出接口中必要的方法,也就是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,定义成抽象方法,交由子类实现    public abstract void method1();    public abstract int method2();        //一些独特的方法可以在抽象类中默认实现    public boolean method3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true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抽象类中提供一个默认实现,这样就可以避免"惊动"所有子类    public String method4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"";    }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  TestClass1.java

复制代码

/*    普通类TestClass1继承了TestAbstract抽象类*/public class TestClass1 extends TestAbstract{        //TestClass1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1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void method1(){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    //TestClass1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2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int method2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1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接口中的method3方法对于TestClass1无关紧要,因此不做重写。        //新增的方法对于TestClass1来说至关重要,因此必须重写    public String method4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"Class1";    }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  TestClass2.java

复制代码

/*    普通类TestClass2继承了TestAbstract抽象类*/public class TestClass2 extends TestAbstract{        //TestClass2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1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void method1(){        }    //TestClass2必须实现抽象的method2方法,该方法最早是接口中定义的    public int method2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2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method3方法对于TestClass2来说至关重要,因此必须重写。    public boolean method3(){        return false;    }        //新增的方法对于TestClass2来说无关紧要,无需知道新增method4的存在}

复制代码

 

 

代码精讲:

    这段代码演示了假如项目已经成型,但是需求有变,我们不得不向接口中增加一个新的方法,假如子类直接实现了接口,那么这些子类都要修改,来实现接口新增的方法。

    但本例中的TestClass1、TestClass2子类没有直接实现接口,而是通过继承抽象类间接实现接口,这样好处一下就体现出来了!

    向接口中新增的方法,可以在实现接口的抽象类中缓冲一下,提供一个默认的实现,这样一来,就不必强制所有的子类(通过继承抽象类间接实现接口的类)都进行修改,可以形象的理解为“没有惊动子类”。而需要使用这个方法的子类,直接重写即可。

 

小菜感慨:

 

    人类的智慧真伟大!数组和链表结合,产生了高效的哈希表;接口和抽象类结合,产生了优雅的缺省适配模式。大家努力吧!!!

 

写在后面的话:

    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,设计模式也是如此,过多的讨论优缺点没有意义,合适的就是最好的,什么是合适的呢?这才是体现智慧的地方。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yongqingfan/blog/624867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Oracle DB优化-如何看SQL的执行计划+收集表的统计信息
查看>>
深度学习基础系列(六)| 权重初始化的选择
查看>>
angular4 跨域携带cookie的设置
查看>>
蓝桥杯第五届JavaC组杨辉三角问题解决方法
查看>>
定制自己的数据类型
查看>>
CSS样式表初始化杂谈
查看>>
[转]winform控件webbrowser和js脚本互调
查看>>
Selenium WebDriver控制操作(Python)
查看>>
最短路 - spfa
查看>>
java 一些容易忽视的小点-类和对象
查看>>
weblogic安装升级配置
查看>>
在Spring MVC中使用FileUpload功能
查看>>
[转] Windows Server 2012 Beta (Hyper-V 3.0) VM Replica與Live Migration Winout Shared Storage
查看>>
枚举 enum
查看>>
JavaScript 学习笔记
查看>>
C# 文件读写系列三
查看>>
让Android的输入框与文本框带滚动条ScrollView
查看>>
基于jQuery或Zepto实现实时监控用户浏览信息
查看>>
【高德地图API】如何打造十月妈咪品牌地图?
查看>>
laravel Ajax请求 X-CSRF验证问题
查看>>